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支部党员铭记历史、砥砺初心,信息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于9月24日下午2点,组织前往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参观“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
本次展览以“反人类暴行”为核心主题,创新采用法理视角构建“罪证展示、罪行揭露、和平捍卫、未来展望”的展陈逻辑,通过遗址、文物、史料、学术研究成果等4大类共70余张图片,形成立体化证据链,揭露日军细菌战部队违反国际公法、实施反人类暴行的历史真相。日军细菌战部队的罪行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深重灾难,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饶恕的反人类罪行。

展览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日本细菌战体系”,深入揭露了日本细菌战指挥体系的架构、日本细菌战部队的分布情况,以及日本在中国设立的多个细菌战研究实验基地等内容。第二部分聚焦“七三一部队”,详细讲述了该部队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和保密措施等方面的情况。第三部分是“人体实验”,七三一部队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他们用中国、苏联、朝鲜等国健康人进行数十种实验,还专门建立了人体实验中心、冻伤实验室、毒气实验室和野外实验场等。第四部分围绕“细菌武器”展开,七三一部队先后研制出多种细菌炸弹,并不择手段地进行细菌战。第五部分为“战后审判”,七三一部队在接到撤退命令后,疯狂销毁罪证,部分人员逃回日本。在东京审判中,由于美国的庇护,石井四郎等战犯免于审判。




通过此次参观,进一步强化了支部教师党员的历史责任感与育人使命感,为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正确历史观奠定思想基础,从思想认知、教学实践和责任担当三个维度获得切实收获:
1. 思想认知:深化历史理解,筑牢价值立场
• 打破历史认知的“间接感”:通过罪证实物、证词等一手资料,直观、深刻地触碰历史细节,彻底认清731部队反人类罪行的真实性与残酷性,强化对历史真相的坚定认同。
• 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以铁证为依据,明晰历史叙事的严肃性,提升辨别历史谎言、抵制错误历史观的能力,夯实“尊重历史、铭记历史”的思想根基。
2. 教学实践:丰富教育资源,优化育人方式
• 积累鲜活思政素材:将展览中的具体案例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生动素材,替代抽象的历史表述,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 更新教育视角:从“讲述历史”转向“传递历史精神”,学会引导学生从苦难历史中思考“和平的珍贵”“民族的责任”,提升历史教育的深度与温度。
3. 责任担当:强化育人使命,凝聚行动自觉
• 明确教师的历史传递角色:深刻认识到自身是“历史记忆的传承者”,肩负着将民族苦难史、奋斗史传递给下一代的使命,增强教育岗位的责任感。
• 激发践行动力:将历史警示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法治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育人目标落地。
撰稿:赵芳
审核:王师
二审:冯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