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委员会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青春兴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信息工程系(八)
发布时间: 2025-06-27 22:05:0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6月26日上午九点,信息工程系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曹文霞老师的带领下到达晋中灵石县王家大院。小队成员吴珈榕、巩宇杰首先在王家大院门口以“在王家大院的青砖灰瓦间倾听红色回响”为主题开始了宣讲。拨开历史的烟尘,在这座“民间故宫”的每一道门楣、每一面砖墙中,众多旅客共同驻足聆听那些军民同心、共赴国难的热血故事。如大院里的“抗日讲堂”、暗道里的“地下枢纽”、庭院里的“支前洪流”等。通过宣讲大院中的红色文化,激励当代人坚定理想信念,以先辈为榜样,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下午,小队成员跟随讲解员对王家大院进行了参观,映入眼帘的砖雕、木雕、石雕的精美细节,无不展现着古人的匠心与审美情趣,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座“民间故宫”的宏大规模与精湛建筑艺术。

继续往后参观,到达红门堡西二甲三槐堂,这里是胡正文学纪念馆。胡正,原名胡振邦,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墙上悬挂着胡正先生不同时期的照片,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其谦逊质朴,坚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地精神品质。玻璃柜里的手稿,刊登了小说连载《明天清明》的报纸,以及陈列的胡正先生的奖牌证件,让我们看到了胡正先生的文学成就,让我们跨时空与胡正先生“对话”,感受时代变迁。沿青砖小径继续前行,来到力群纪念馆。馆内的力群生平简介展板,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力群的一生。力群的木刻作品风格质朴、简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木刻版画《鲁迅像》流传最广。力群在1935年毕业后回到山西,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创作了许多反映抗战题材的木刻作品,在当时极大地宣传了抗日思想,鼓舞着军民士气。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登上王家大院的北城楼,在最高处感受王家大院的恢弘磅礴,在震撼中结束了此次参观王家大院的活动。

此次参观王家大院,我们收获颇丰,我们在这座深宅中感受建筑艺术魅力,了解历史变迁,领略传统文化,王家大院作为晋商宅院的典型代表,承载着丰富的晋商文化内涵。从建筑布局中体现的家族秩序,到匾额、楹联中蕴含的商业道德和处世哲学,都让我们深入了解晋商的发展历程、经营理念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进而了解了晋商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